查看原文
其他

之江夜读 | 我高考那年啊……

教育之江 2023-07-28


“重温那段记忆,似乎很遥远,但又鲜活地恍如昨日。”


“那是个似火般炙热而又滚烫的夏天。”


……


每年的高考,总是那么牵动人心。打开不同年代人们关于高考的记忆匣,来感受属于他们“那一年”的酸甜苦辣。



那年夏天,我们拥有的美好


# 致那年夏天


窗外阳光正好,心中思绪绵绵。独倚窗前,思绪飘飞,五味杂陈。倏忽而逝之青春,刹那芳华之流年,幕幕尽现眼前,点滴浮于心间。高考即将来临,谨以此文,以示追思,以省自身,以励他人。

——题记


那年夏天

好像是很久远的事了

可好多记忆又历历在目

化作一个个跳跃的音符

在我漫长的生命之歌中

谱出了一段独特的乐章

席慕容说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

永远不会败落

 

那年夏天

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

数学老师满头大汗地讲着三角函数

窗外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

梧桐花的甜香飘满整个校园

教室顶上的电风扇有规律地吱呀作响

平凡又普通的一天呀

却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那年夏天

每个早上都能听到教室内

与晨风共鸣的读书声

每个中午都能感受到

笔尖与纸的摩擦沙沙作响

每个傍晚都能看到

金色的夕阳照在同学的脸上

记得我们一起奋战过的日日夜夜

记得做不完的卷子和背不完的单词

记得那时的我们真的很努力

我的高中

我的青春记忆

 

那年夏天

记得母亲殷切的目光

温柔地洒在我的眼里

记得父亲每日接送后离去的背影

记得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和每日的陪伴

陪伴

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想说

谢谢你们的爱

 

那年夏天,那一天

出乎意料

我们并没有欢呼庆祝

也没有像想象中那么兴奋

原来

青春的谢幕

还伴着告别的感伤


六月荷花已是夏

硕果累累盛夏时

那年夏天

我们拥有的真的很美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人

回忆起曾经挑灯夜读的时光

一定会心怀感动

那段青春的岁月里

为梦想而坚持的勇气与力量

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

同样会激励自己进步

帮助自己前行

    

六月了

孩子

我想你要去高考了

那时我轻轻对自己说

现在,我也想对你说

勇敢去吧

在考场里遇见最好的自己


文/彭丽霞

湖州市第二中学



仿佛又浸润到了考前紧张的空气中

好想在走出考场的刹那

来一次透亮的呼吸


# “那一年”,我满怀深情


在书房的案头上,至今还存放着一本我珍爱的春晖中学百年校庆纪念册


37年前的那个初夏,我参加了高考,我把1986年轻轻地、满怀深情地呼唤成“那一年”。


那一年,我高考。我仿佛又闻到了那年栀子花淡淡的清香,感觉到也是这样的天气,有点潮湿,有点闷热,一如我的心绪,有点淡淡的忧虑,又有点急急的期盼。校园四周都是浓密的绿,走在校园小径上,却又出奇地静,小径两边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湿湿的、密密的,我在屏住呼吸作最后的冲刺,好想在走出考场的刹那来一次透亮的呼吸。


那一年,我高考。我仿佛又浸润到了考前紧张的空气中:全校集体动员、考前注意事项、班主任个别谈话、发准考证、熟悉考场、家长来校看望鼓劲,一切都历历在目。那时的紧张氛围时至今日,我依然没有忘记,所以每到高考这一天,我都会为考生祈福,祈愿他们能考出满意的成绩。尽管那一年我没有考入心仪的高校,却让我从此有了不畏艰难、执着前行、挑战未来的勇气和意志




那一年,我高考。我仿佛又真切地体会到了家人的殷殷期盼。这一切,都成为时至今日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如今,年近花甲的我回想起那些高考的岁月,觉得挺有意义,想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在希望和失望的轮回中慢慢地走过来的,愈发觉得命运还是公平的: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重要的是你自己千万不能放任自流、怨天尤人。


文/陆怀茂

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中学



18岁的我

最终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领取了那张高考报名表


# 1993年,见证我的决心


1993年,是我人生中具有转折性的一年。


那一年,南巡讲话的回音犹在耳畔,市场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那一年,18岁的我站在人生十字路口,做出了成年后的第一个重大决定:我要参加高考!


整整三十年过去了,每逢高考季,在高中校园里倾听着熟悉的战鼓与骊歌,我脑海中总忍不住回想起1993年——那成长于乡村的贫寒少年是如何迈出人生中最扎实坚定的一步:四处求教的茫然、满室徘徊的踌躇、父母焦灼的神情、师长殷切的期待……南下打工还是继续升学?尽快赚钱养家还是从长计议规划未来职业?18岁的我最终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从班主任手中领取了高考报名表。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自己填写报名表时的郑重与决然。一笔一划,字字千钧,仿佛每一个字都是青春生命的交代。破釜沉舟、全力以赴,这是成熟而又稚嫩、勇敢而又忐忑的我所能想到的对父母对自己的最高承诺。


新生一代的孩子难以理解高考之于1970年代生人的意义,而我深深了解,1993年的高考不仅奠定了我日后教师生涯的基石,也把公平竞争、天道酬勤写入了我的精神底色,它让我深刻理解了承担责任与践行承诺的现实意义。这份意义从此成为我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延承至今,从未泯灭


我还记得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参考书翻了一遍又一遍,练习册做了一本又一本,偶尔老师发几张北京市海淀区、湖北省黄冈市的模拟卷,我们如获至宝,在熄了灯的宿舍里研讨至深夜,斗志昂扬,不知疲倦。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未满三十岁的帅哥,他总是装出端重肃穆的样子,严厉督促我们学习。午休间隙,他常在教室角落架一套音响,播放那个年代席卷人心的音乐。从Beyond的《大地》到英文原版的Yesterday Once More,那高亢悠扬的歌声飘扬在教学楼上空,像是在为我们的青春伴奏。


方敏老师和学生在一起


那是何等激荡的1993年啊!岁月的脚步悄然而逝,生命的烙印从未淡去。当年逾不惑的我与两鬓斑白的班主任并坐在校园长椅上,Yesterday Once More的旋律依然回荡在我们耳际。


加油,我的孩子们!


文/方敏

浙江省温岭中学



不仅要破解考卷上的难题

还要克服高温天气


# 别少了那份决心


又到一年高考季,难忘1995年,那年我参加了高考,那时候还是七月6、7、8日考试,骄阳似火,坐在明亮的考场里,奋笔疾书。


得偿所愿,我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体育系,从大学毕业到三尺讲台一站就是25年。



90年代的高考,不仅要动脑筋答卷,还要克服高温带来的不适,希望学生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加努力地学习。



环境这些客观条件都可以克服,最主要的依然是你那颗想要改变命运的决心,它会带你走向你想要去的未来


祝所有考生旗开得胜,考上理想的学校,金榜题名!


文/陈玲

磐安县安文初级中学



我的高考

听起来也许有点“凡尔赛”……


# 轻装上阵,相信自己


蓦然回首,时光于悄无声息中已流走二十多年


在记忆中,我的高考压力应该很小,也许是无知者无畏。我是农村长大的,父母都是农民,家族里没大学生,亲戚也基本是农民兼做点小生意。我对高考的了解,唯一来源就是高中老师在课堂普及的。父母没给我任何压力,也许他们想给我压力也给不出,他们对高考这事根本说不明白,在他们印象中,高考就是决定是否有大学读,因此,父母最多偶尔会提醒我一句“好好读书,自己将来轻松。”


父母除了没给我压力,甚至会给我有趣的“减压”。临近高考,我有时晚上复习的时候,在床上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估计是母亲看我这么勤奋努力,心疼,有一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她很认真地对我说:“州州呀,你如果高考真考不上,就回家做纽扣好了(我们家族都是做小商品的)。”看我没反应,又补充了一句,“家里至少还有两亩地,不会饿着你。”当我回忆起这些事时,脑海里蹦出的就是形容农民的两个字“朴素”,一点“套路”都没有。


高考,我真的没感觉到什么紧张的氛围,好像就是一场需要用更长时间复习的考试,所以现在几乎没任何印象,甚至都已忘记当时考场是设在哪个高中。如果一定要谈点印象,就是知道被录取那一刻。那天,我正弯着腰帮父亲在水稻田里插秧,突然听到马路上母亲的喊就声:“海州,你不用插田了,你考上大学了,考上舟山大学了。”我马上从田里出来,问:“什么大学?”“舟山的大学。”“舟山什么大学?”......


后来我马上回家,才搞清楚,原来是“浙江海洋学院”。那几天,我们全家都很开心,有一天,母亲突然问我舟山在哪里,我讲给她听,可怎么说她都很难明白,后来干脆就说是在海边,她瞬间就明白了,冒出一句:“那地方好呀,有海鲜,海州喜欢吃海鲜,有海鲜就好。”



自己高考经历的碎片记忆,听起来也许有点“凡尔赛”,但我的高考就是这么过来的。


所以,孩子们,轻装上阵,相信自己:我准备好了,我可以!


文/李海州

浙江海洋大学




那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了

只知道当时,我是自由的


# 紧张少了,选择多了


高考的日子慢慢接近了,当人们又一次热烈谈论高考的时候,那些与这场考试关系最近的年轻人,正在挑灯夜读。


高考于我,是接近六年前的一段回忆,但它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淡去。高考之所以让人难忘,并不在于这漫长人生中的短短两天,能够完全决定未来生活的走向。


这场考试,更像是一座通向远方的桥梁,一座翻越自我的山峰,一场少年人全力以赴的精神成人礼。当我们走得很远,回望过去时,才发现高考是路标,标记着一段难忘的道路。那里有少年意气,有青春懵懂,有略显矫情的迷茫,有朴素的奋斗冲动,日复一日的努力,是为了往更高处去。尽管十几岁的我们,也说不太清楚高处是什么模样。


我们这一届人的高考,或许有点特别。新高考从2014年入学的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开始实施,而第一批试点省份为浙江与上海,我们,就在其中。


因此,我的高考记忆中,或许紧张的气氛没有那么重,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机会不只有一次,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不过,选择多了就容易纠结,七选三应该怎么选呢?什么才是自己的优势学科?选择充斥着我们的人生,而现在它来得更早了些。



回想那天,我还记得早上排着队,带着兴奋与激动,走向考场的情景;还记得满是汗水的手放下笔,做完试卷后放空的等待;还记得面对数学试卷最后大题的无奈与最后的挣扎。


当我走出考场,看着周围熙熙攘攘匆匆离去的人群,看着外面等待的家长们,那时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我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当时,我是自由的。


文/李政泽

岱山县高亭小学



汽车浩浩荡荡驶出校园

我们的心也跟着车一路向前

朝着远方驰骋


# 那年,有勇气和骄傲


那是1997年,我19岁,是全国80多万正为梦想而拼搏的高三学子之一。


那时候,家里还不富裕。虽然盖了新房,但要同时供我们姐妹仨读书,父母的负担依然很重。好在即便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勤劳的父母依然毫无怨言,坚信读书是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


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三姐妹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入到爸妈的劳动中,一家人齐心协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赚学费——脚踏实地生活。


那时候,走读的我每晚和好友挤学生宿舍不足一米宽的小床,不用担心宿管阿姨来赶走我这个非法“借住”的学生。班主任也从不担心我们会焦虑抑郁——早上5点多参加晨练,晚上三五成群蹲在路灯下“开夜车”,规律得很。


……


那一年的7月1日,我们从电视里看到驻港部队的装甲车浩浩荡荡,冒雨进驻香港,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升起。


7月6日,高考的前一天,学校的送考大巴送我们去市里参考。


汽车驶出校园,穿行在夏日枝繁叶茂的林荫马路上,我们的心也跟着车一路向前,朝着远方驰骋。



那晚,我第一次住宾馆,第一次吃到城里的表姐送的新鲜荔枝,第一次因为经历人生的重要时刻而辗转不眠……


第二天首场考语文,好像很难,考完还是云里雾里;一直不擅长数学,下午考数学更是苦不堪言……考场回来大家便开始七嘴八舌对答案,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并没有标准答案供参考,对与不对并无定论,每个人心里都悬着十五桶水——七上八下……


喜悦也好,懊恼也罢,我的五味杂陈的高考那一年,终归是过去了。而当下,又是一年高考时。


我也已从当年的高考考生蜕变成现在的任教高三的陪跑教师。回首那段青葱的岁月,时光简直是一条闪光的河流,带走了我们的稚嫩和怯弱,留下勇气和骄傲,化作满河晶莹的浪花……


很快,送考的专车又将缓缓驶出,承载着少年们的梦想,开往灿烂美好的未来。


祝福我的孩子们


文/张掌华

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丨吴锦珑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省教育厅官微“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

» 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 谨防受骗


» 高考生注意了!这6样东西千万不要发朋友圈


» 有人陪你“最后一课”,还有人在前方翘首以盼着你!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加油!


» 这有一份高考反诈试卷(带答案)请考生和家长务必查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